姚远:高校集成电路专业应推进“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
“京津冀创新创业人才服务港”示范基地启动仪式15日在河北大学举行,此活动由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河北大学、新华网河北分公司主办的。参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集成电路设计等热点领域的产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模式展开了热烈讨论。北京威视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姚远谈到,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存在专业人才数量缺口巨大、高校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地域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他建议通过增加学生动手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校外系统培训等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近年来,在国家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政策支持下,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迅速,各层次人才无论在数量还是在研发经历上均超过以往,但是人才的需求量仍不断增加。姚远介绍说,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从业人员总数不足30万人,但是按照该产业总产值计算,需要70万人,人才培养总量严重不足,其中以研发类人才缺口最大。
对于造成人才缺口的原因,姚远表示,一方面是高校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地域分布不均衡。他指出,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分布来看,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福建等地,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较为充分;而根据高校集成电路人才地域分布统计,长三角、京津冀地区有较好的人才培养高校布局,珠三角地区相关高等院校较少,人才地域布局与产业发展不相称。
另一方面,高校集成电路毕业生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集成电路融合了电子信息、物理、化学、材料自动工程等40多种科学技术及工程领域。集成电路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需要具备综合知识背景。虽然各高校相关专业招生数量呈增加趋势,但是学生的综合实力还是有待提高。
针对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缺口较大的问题,姚远建议,首先,产业分布应与高校布局相辅相成。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较为充分的地区,当地高校应结合现实情况,开设相关专业,培养高科技人才。
其次,技术人员培养数量应跟上产业规模发展增速。姚远认为,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工作需要学校、企业、政府等多方高度重视,多管齐下才能破解这一难题。
最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产学研”协同育人。他建议,校企开展“产学研”合作,采取学校增加工程实践内容、企业提供讲师培养学生等方式,拓展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各地应秉承开放办学的理念,面向重点区域不断推进职业化教育,同时,吸引交*学科行业人员进入集成电路行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