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9
说到国内半导体产业,就不得不说芯片制造了。芯片制造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半导体产业最大的短板,为了解决这一短板,近年来国家也曾多次启动相关扶持计划,助力国内半导体企业在芯片制造领域崛起。
而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大 陆的中芯国际也是不负所望,跻身成为全球第五大芯片代工企业。
8月27日,大 陆芯片巨头中芯国际公布最新一轮财报,财报显示,上半年中芯国际营收18.4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6.3%,创下历史新高。
而在利润方面,中芯国际同样创下历史新高,达到2.02亿美元,利润大涨556%。
中芯国际表示,增长的主要受到上半年销售晶圆的数量增加及平均售价上升的影响,而价格上涨主要与5G应用推广导致的成熟芯片需求缺口扩大有关。相当于8英寸晶圆的销售量由上年同期的240万片增加至本报告期的280万片,同比增长16.7%;平均售价由上年同期的4285元增加至本报告期的4631元,同比增长8.1%。
进步很大,但仍有差距
从营业额上对比,台积电仅仅在第二季度营业额就达到了101亿美元,净利润预计达到50%以上,远远超过预期,而中芯国际明显与之差之甚远。
但中芯国际发展很快,自从华为被美国封杀之后,华为麒麟芯片生产的重任就交给了中芯国际。在此之前,中芯国际还只能生产14纳米之下的芯片,但在短短几个月,中芯国际就对外宣布实现了14纳米量产,而华为也把部分芯片订单交与中芯国际。
除此之外,也业内人士称中兴国际正快速向7纳米和5纳米芯片技术方向突破,但中芯国际在进步的同时,台积电也不甘落后,目前台积电已完全实现5纳米芯片量产。
不久前,台积电还公布了在4纳米、3纳米、2纳米工艺的进展,并表示将在2021年对3纳米风险试产,言外之意,台积电的3纳米技术也即将成熟。所以说中芯国际和台积电至少还有两到三代的差距。
国家政策扶持 需求成利好趋势
针对这一背景。国家近日宣布加快芯片生产制造进程速度,并将设定目标在2025年将自研芯片提高到70%,国产芯片必须加速跑。
这一事件的背景是,中国目前一年的进口芯片规模大约3000亿。而在2020年恐怕将翻倍。这个数字意味着,芯片进口的开销已经超过了原油。摆脱进口芯片的依赖,是国家要面对的难题。而解铃还须系铃人,生产高端芯片需要整个半导体行业的进步,涉及到生产,光刻机便成为了最大的问题点。
不过,这次国家决定将芯片的自给率提升到70%,可以将芯片一定程度上,节约成本,摆脱依赖,这其实是一个好消息。
受益于“国产替代”大势中巨大的内需增长与政策支持,中芯国际将继续作为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核心快速扩张发展。
期待国内自给率提升到70%的时候,中国芯片再次涅槃重生。
归根结底,打铁还需自身硬,自研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