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1
日本被称为是“NATO”,当然,此处的“NATO”并不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的意思,而是“Not Action Talk Only”,即“没有行动、只说不干”的意思。
“Japan is Number 1”已经成为传说。在海外企业看来,日本公司几乎没有任何优势,不仅内部流程繁琐,而且需要耗费数月时间才能获得数个百分点的降价。如今,半导体、LNG(液化天然气)、牛肉、尖端技术人才等诸多资源都不会流入日本。
作为日本,如何度过“高价购买半导体的国难”呢?本文基于日本著名采购专家坂口孝则先生的新作《高价采购产品的日本》完成。
高价购买半导体的当代背景1:政府的动向
日本高价购买半导体的背景在于日本在半导体行业中的地位低下。另外,从政治层面来讲,美国无所不用其极。
2021年4月,在美国白宫,乔·拜登总统召开了一场名为“恢复半导体和供应链首席执行官峰会(CEO Summit on Semiconductor and Supply Chain Resilience)”,参与该会议的有白宫官员和半导体、IT相关企业的干部。
至今还能从白宫的网站上看到该会议的内容。此外,从Youtube上也可以看到当日拜登总统刻意用左手举着一片半导体晶圆的视频,似乎拜登总统在宣誓:“这是我们国家科技的基础,我们要对其进行巨额投资。”
哪个地区的石油、矿产丰富似乎不是由人类决定的,但在哪个国家生产半导体,却可以由政治决定。
另外,2021年9月23日,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Marie Raimondo)表示:“半导体供给不足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需要主要半导体厂家公布一定的信息。”于是,要求各半导体厂家提供其相应的需求量、库存数等信息。自不必说,这些都属于商业机密,自然遭到了各厂家的强烈反对。但是,美国是“世界警察”,哪怕使用强制手段,也要吸引全球半导体厂家的注意,如果不遵循美国的要求,后续将麻烦不断。
例如,美国政权一旦控制半导体行业,美国汽车厂家会立即与政府立场保持一致,并强烈要求半导体厂家尽快交货。可谓是“官民一致”。
据某设备厂家的供应链负责人透露:“美国政府对各半导体厂家施加压力并要求他们优先供给美国客户,美国政府那么强势的态度,让人很不可思议。”
同时,美国政府还在持续加大对半导体行业的投资。至此,美国政府在半导体研发、邀请海外工厂赴美建厂、减免税额等方面花费了约3兆日元(约人民币1,500亿元,系笔者的粗略计算),规模极其宏大。也许要振兴半导体行业真的需要如此巨额的资金投入。
日本首相没有“人尽其用”
2022年12月,针对美国工厂,TSMC发言人的言论极其耐人寻味。亚马逊、AMD、苹果、博通、英伟达等知名企业对TSMC赴美建厂都表示出了肯定意见。
另一方面,TSMC董事长刘德音(Mark Liu)博士的“谢谢美国邀请我们赴美建厂(has brought us here)”发言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很明显,刘博士的意思是“虽然不是我们主动赴美建厂的,但是感谢美国的邀请。”笔者认为,刘博士也许是考虑到与大陆的关系,做出了上述发言,即“从经济因素考虑,赴美建厂不具有合理性,这是处于政治因素的考虑”。
如今,TSMC正在日本、美国建厂。但是,尖端技术只保留在台湾地区,所以台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这一点来看,TSMC并没有完全“投入美国怀抱”。
那么,日本如何呢?在2021年的记者招待会上,日本当时的经济产业大臣梶山弘志先生表示:“我们已经了解到车载半导体供给不足的问题。作为政府,我们正通过‘日本台湾交流协会’,与汽车行业联手向台湾当局提出了‘希望半导体厂家扩产’的要求。”即,日本政府高层赴台湾,对台湾当局和TSMC提出了“增加对日本半导体出口量”的要求。
笔者也认为日本政府做出了努力。但是,此处与日本有明显区别的是美国总统亲自确保本国半导体供应。这一点,让笔者不禁联想到了当年特朗普总统亲自管控出口中国半导体的事件。
很明显,日本首相没有人尽其用,没有充分发挥首相的职责。
高价购买半导体的当代背景2:日本企业认识的偏差
其实,笔者也有在汽车研究所工作的经验。再没有比一位汽车厂家的采购人员到工厂后发现停产、停线更令人恐怖的事情了。如果是因为自己负责的零部件无法供应导致停线,后果会很严重。
任何一辆汽车都是由数万个零部件组成的,哪怕缺少任何一个零部件,也无法组装成完整的汽车。无论是小零件还是重要零件,缺少任何一个,都无法生产汽车。
反过来说,汽车行业是一个“零部件应该按照交期送达的世界”,即汽车行业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供应商围绕汽车厂家“转动”的世界。汽车行业属于“垂直整合”类型,汽车厂家位居金字塔顶端,“君临”整个行业。
但是,笔者认为汽车行业和半导体厂家有无法“吻合”的地方。
其一,商业习惯。
在汽车行业,在准确的下单数量确定之前,汽车厂家会给供应商一些预报提示信息。实际上,在供应商接到客户预报信息后,会立即启动采购和生产活动。
一般的汽车厂家会采取“Just In Time(准时生产制,缩写为JIT)”的模式从供应商采购零部件。直接为汽车厂家供货的供应商被称为“Tier 1”。“Tier 1”厂家直接从半导体厂家采购半导体,组装后供给汽车厂家。一旦汽车厂家预测的数量不准确,Tier 1就不得不取消半导体的订单。如果不取消订单,当发生疫情或其他特殊情况时,采购的半导体会成为呆滞库存,给公司经营带来不良影响。
可以说,半导体的采购和汽车行业“格格不入”。汽车厂家已经习惯了在临交货前发订单,以及“JIT”模式,并且对此模式轻车熟路。
但这种模式仅限于汽车行业。作为汽车行业的采购,不仅没有认真考虑过半导体供应链,更没有意识到半导体掌握着汽车行业的命运这一事实。曾经的日本是制造大国,且经济一直稳步上升,半导体采购量也是全球第一。但是,如今中国等亚洲地区国家半导体采购量远超日本。此外,日本还面临着少子化、老龄化、经济发展停滞等问题,未来日本半导体的采购量更是无望增长。
由半导体厂家决定把半导体销售给哪个客户。多名业内人士表示:“半导体厂家不太愿意把半导体销售给日本企业。”
其二,日本企业所使用的半导体的制程问题。
对半导体而言,微缩化是关键,即在极小的面积内搭载更多的晶体管。微缩化程度越高,半导体性能越好,越具有产品优势。
以半导体为中心的“地心说”的世界
如今,全球拥有半导体尖端技术的是台湾的TSMC 和韩国的三星,美国英特尔位居其后。用线路的宽幅(纳米单位)来表示半导体微缩化程度。直观来说,纳米数越小,同一面积内的半导体线路就越多。如今,汽车行业使用的半导体多为40纳米。但是,智能手机需要使用7纳米这种尖端半导体。一台智能手机需要搭载100多亿个细微的晶体管。
此外,TSMC的技术远远领先于业界,据说TSMC 目前正在研发1纳米、2纳米制程。得益于疫情的缘故,使人们认识到100纳米制程半导体的重要性。
下面我们来看看TSMC的2022年第四季度各类应用方向的销售额占比。
*高性能计算:42%。
*智能手机:38%。
*IoT:8%。
*汽车:6%。
*数码消费类设备:2%。
*其他:4%。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汽车应用在TSMC销售额的占比仅为6%,而且这一结果还是各国首脑给TSMC施压后的结果。在这之前,车载占比仅为4%。换句话说,从TSMC的立场来看,6%也不过是很低的比例。
车载半导体利润率低,质量要求高。另外,智能手机、计算机等应用方向的客户会以更高的价格、采购更多的半导体。“以自我为中心”的汽车厂家和Foundry工厂的立场完全不一样,对于Foundry工厂来讲,汽车行业不过是廉价、麻烦的客户。
此外,对于TSMC而言,车载方向销售额的占比也很难再提升。一直以来,当汽车行业不景气的时候,汽车厂家立即下调订单数量;当行业景气的时候,又紧急催促供应商及时交货。如今的世界是“以半导体为中心的世界”。
也不是只有日本的汽车厂家使用传统世代的半导体,所以这也不是日本企业的失算。但是,汽车行业作为日本的“看家本领”,如今其地位正在逐步下滑。
对于TSMC而言,其Fabless客户中有70%来自美国,而且,委托TSMC做尖端技术研发的也是以苹果公司为代表的美国企业。对比一下日本企业,差距一目了然。如果日本没有能够描绘未来产品的创新型企业,半导体厂家会把产能分给日本吗?
日本的奋斗会有成果吗?
现在我们来汇总一下目前的情况。半导体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受到日本政府的热情邀约,TSMC于2021年宣布赴日本熊本县建厂,投资金额为一兆多日元(约人民币500亿元)。哪怕TSMC熊本不生产最尖端的半导体,仅生产代际较传统的车载半导体,也会有助于日本汽车行业的供给。
三星电子也决定在日本横滨设半导体研发据点、试做产线。此外,镁光科技、索尼集团都相继宣布要在日本建新工厂。
如今,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半导体的供给,以美国为首的“IPEF(印太经济框架,有日本等14个国家和地区参与)”表示强化成员国的重要物资(如半导体)的供给。但中国并未加入该组织。该组织指出,入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促进成员国物资的采购,还会协助无法充分采购物资的成员国。
2020年12月,欧洲19国发布《欧洲芯片法案(Chips for Europe Initiative)》,计划投资最尖端的半导体。日本企业也不甘落后,由丰田汽车、NEC、索尼集团、软银集团等出资成立的“Rapidus公司”决定在2025年之前试做出尖端半导体。半导体行业的竞争似乎十分激烈。
未来,半导体的潜在需求将有望继续增长。日本市场能否持续保持充足的魅力吸引诸多半导体企业继续对日投资呢?作为半导体客户的日本企业如果不进行改善,如火如荼地进军日本市场的新闻很可能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来源:半导体行业观察